摘要:“完美主义者”很有领袖气质:不懈努力,完美严谨自持,主义集中力强,面效具有成长属性。完美但凡事都有双面性,主义追求完美也会带来副作用。面效
表面上,完美我们追求完美,主义实际上,面效我们是完美在追求那份不再焦虑的平静。
作为九型人格中的主义一号人格,“完美主义者”很有领袖气质:不懈努力,面效严谨自持,完美集中力强,主义具有成长属性。面效
但硬币有双面,追求完美也会带来副作用。
01.完美主义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
刚结婚的姐妹跟我抱怨:老公太邋遢了!洗澡不擦干,甩得满地水,我天天拖地,地板跟镜面一样干净,他就这样糟蹋我的劳动成果?
她吐槽了半小时老公的缺点,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但她那崩溃的表情,仿佛老公再不改,她就会?被气得心肌梗塞了。
我小声嘟囔:谁让你天天拖地呢,这不自找麻烦吗?
姐妹说:我也不想,但地板颜色太浅了,稍微有点灰尘就特明显,我瞧着那灰尘怎么都不痛快。眼皮底下的瑕疵,谁能忍啊?
是啊,谁想给自己找事呢?还不是因为忍受不了问题。
每个人对“不完美”的接纳度都不一样,完美主义者虽然精致负责,但耐受力特别差,稍有不满就会产生情绪波动。
这种波动,来自“追求完美”的4个副作用:
(1)容易累积愤怒
我们常常能在这些地方发现完美主义者:十佳好员工,部门中高层,公司领导层,优秀企业家……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完美主义者做得越出色,随之而来的不满和不如意也就越堆越多,因为他们无法接受妥协,总是强迫自己重振秩序,生活少不了糟心事。
(2)过度偏执
完美主义者状态好的时候,总觉得这世上的事都有一个解决办法;状态不好时,会陷入“找不到解决办法”的焦虑中,并且越是找不到,越要钻牛角尖。
(3)人际关系摩擦
不善表露情感的完美主义者,会给人一种“高冷”的印象,这让他们在人际关系里很被动,总要先等一份接纳。
如果别人不能配合他们的完美追求,他们会感到自己被否定、被排斥。
(4)习惯吹毛求疵
小到衣服上一根毛发,大到生活中一项决策,完美主义者都势必做到最好,这给旁人很大的压力。
为了配合完美主义者的吹毛求疵,身边人一天到晚紧张兮兮,时间久了,日子难免起摩擦。
02.两种完美主义维度
或许,完美主义者自己都没意识到:我这么追求完美,是为了掩盖焦虑,还是真心想让日子越过越好?
心理学家Joachim Stoeber将完美主义分为“担忧”和“追求”两个维度,担忧是指我们不能接受不完美,追求是指完美服务于更高的目标。
相比“担忧”,完美主义追求更加普遍。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考试必须考100分才能买足球;工作必须做到满分才能涨薪。为了达成目标,我们不得不力求完美。
当我们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追求完美的行动会带来满足,因为这意味着:比起外界评价,我们更在乎自己的想法。
这阵子熬过去,目标实现,我们就不必那么锱铢必较了。
“追求”带来进步,“担忧”则带来内耗。追求完美主义担忧,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自卑猜疑。
担忧者自尊水平比较低,把事情做好,能得到比较好的评价,外在夸奖能补偿内在的低自尊。
极端的完美主义者,往往有很重的完美主义担忧:害怕不完美会暴露自己内在的缺陷,害怕搞砸事情会被外界批评指责,害怕不够好的自己会被所爱之人抛弃……
这时,完美主义就成了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我有一位来访者,每次来咨询都会观察我的穿着是否得体,不得体便会挑刺。
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从小就被父母挑刺,只要一犯错,内心就会响起父母的声音:你怎么这么笨呢?
“笨”是他的不完美,至今无力接纳,只能用外在的完美,来防御内心的瑕疵。最终,他变成了一个苛刻冷淡、难以相处的人。
他知道很多事不必做得尽善尽美,可就是无法容忍瑕疵。对他来说,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很容易,轻松愉快太难。
虽然已经年过30,但他内心深处,还是那个被父母痛骂的小孩:我必须完美,不然会被抛弃。
他眉头深刻的皱纹,仿佛在说:追求完美的生活,已经让他不堪重负了。
03.如何“适当”地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和快乐轻松矛盾吗?其实不矛盾。但是我们需要学会适当地“完美主义”。
Ted演讲《Our Dangerous Obsession with Perfectionism is Getting Worse》认为,完美主义者常常感到不快乐、不满意。
为了克服这种挥之不去的负面感受,他们逼迫自己追求完美,这其实只是一种“饮鸠止渴”,用完美主义掩盖心理上的困境。
就像演讲者说的:完美主义的根本在于完善自我,它让我们想象自己的成长,可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成长。
让完美主义者快乐起来太难了,这意味着他们能选择完美,也能接纳不完美。但真的实现起来,也是有方法可循的。
(1)给自己设定一个合格线
每一个完美主义者,都想追求心目中的100%。可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旦事情到达完美,也意味着衰败的开始。中庸之道的精髓就在于,一旦到达“刚刚好”的状态,就喊停。
你可以在内心给自己设立一个合格线,一旦合格,就告诉自己:够了,可以了,不用追求更好了。
现在来具体介绍,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如何实操。
首先,你可以拿出一个小本子,来记录你的“完美主义心理定式”。学会内观自己的完美主义观念,并记录下来。例如,以下的三种观念都是完美主义者常见的思维:
(1)“我不允许有一丁点错误的存在”
(2)“我不能让别人发现我的缺点”
(3)“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会开始一件事情”
接下来,你就可以针对这些观念,开始一一破除。
(1)“只要不触及原则性问题,我可以容许自己存在一定程度内的错误,不必为了绝对的正确苛责自己。”
(2)“有时候缺点也有其可爱之处,学会欣赏自己的缺点,而不是否定它,例如:虽然我很挑剔、苛刻,但是这种性格在严谨的工作中是必须的。”
(3)“如果真的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往往就不会开始一件事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实践中日臻完善的,走下去,不要停!”
提高自己对自己完美主义观念的“自知力”,才能有机会修正它。
(2)我要我觉得
很多完美主义者,都有一个典型的性格特征,就是“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活在他者的目光中,时时都想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希望自己能够面面俱到,八面玲珑。
所以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将角度从“我想知道你怎么看的”转换成“我想知道我怎么看的”。
例如,在挑选一天中需要穿的服装时,与其询问他人的意见,不如问自己:“这套穿搭是否符合我今天的心情?”“我穿着它是否轻松舒适?”
“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其实是低自尊水平的一种体现,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思维定式,最终要的就是,学会肯定自己的成就。
你可以给自己设置一本“成就日记”。每达成一个成就,就记录下来。这里的成就并不是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和昨天的自己相比,更加进步的自己。
例如:今天早晨起来,我首先将房间打扫了一遍再去上班,感觉好像的确比不打扫,工作时的心情更清爽了呢!
今天我开始读一本物理领域的科普读物了,这是我之前从来不会涉猎的领域,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晦涩难懂,也许下次可以挑战其他更有趣的领域!
今天没有给朋友抱怨工作,而是在抱怨之前先自己尝试着解决了,感觉好像更能平复自己的情绪了!
积累生活中做成的成就,时常记录和复盘,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欣赏自己的成就,或许你会立马感觉放松许多。
撕下“完美”的假面,藏着一个疲惫不堪的小孩,为“十分好”耗尽力气,其实幸福的真谛是“足够好”。
这份妥协并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对自身不完美的真实接纳。
“万物都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谁的生活都不完美,所以才有无限可能。
接纳不完美,接纳自己。给内在的小孩一个拥抱,告诉他:你不完美,但你已经足够好。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顶: 615踩: 37598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