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家体育总局朱承翼:冬奥会之后,滑雪不应再是贵族运动 | 大道直行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6 01:46:15

文 | 新浪科技 刘娜

编辑 | 韩大鹏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对话动大道直我国冰雪经济迎来巅峰,体育同时带动了一大批产业的总局朱承之后再贵族运崛起。

截至2021年10月,翼冬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滑雪人数为3.46亿人。预计到2025 年,对话动大道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 5 亿人次,体育冰雪旅游收入超过 1.1 万亿元。总局朱承之后再贵族运

后冬奥时代,翼冬冰雪运动产业走势将如何?滑雪冰雪运动将促进、带动哪些产业?对话动大道直哪些行业将具备商业机会?未来会有更多人走进雪场吗?

带着疑问,《大道直行》栏目专访了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朱承翼。体育

朱承翼表示,总局朱承之后再贵族运冰雪产业各个方面的翼冬起步均存在着市场局限等问题,随着冬奥会之后会迎来一个新的滑雪发展阶段。

冰雪要成为大众运动

“(冬奥会直播)在中国有5亿多观众的收视率,全球社交媒体有20亿人关注,这是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收视率高,大家就喜欢参与,这个市场就大。”朱承翼表示,由于冰雪运动的装备昂贵,雪场也往往在城市郊区需要驱车前往,因此很多人认为滑雪是贵族运动,门槛高费用高。

“实际上,冰雪运动将不再是贵族运动,冬奥会之后冰雪运动在中国将会成为大众运动”,他指出,以前滑雪运动在国内好像比较昂贵,主要是因为市场的量还不大,随着从事滑雪人数增多,市场变大,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数据显示,自2015年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朱承翼认为,滑雪产业在前几年发展起来,雪板等滑雪装备大多数都是国外的,自然价格比较高。“这几年我们国家大力发展国内装备,随着滑雪人数增多,国内装备具有了产力,价格也是大众能够接受的。”

国产雪板 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过去,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水平相对较低,依赖进口。如今企业要想在全球冰雪经济的“大蛋糕”中分一杯羹关键要靠创新和品牌。

例如,河北张家口冰雪装备制造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长为冰雪经济新的增长极。截至2021年年底,张家口全市签约的冰雪装备制造项目达到97个,投资总额超过370亿元。

朱承翼还表示,随着中国的雪场从全国不到100家,到全国1000多家,以及冰雪运动进入校园,冰雪运动也会越来越大众化。“最近国际体育总局公布的数字,冰场到现在发展有650多座,雪场将近800座左右。过去是没法比的,几十年以前十几家,2015年之后才逐渐发展。而未来中国的雪场要增加到1000多家,冰场也要相应增加,还持续不断地发展。”

“这项运动将来绝对是大众运动,冬奥会之后越来越形成共识,好多人都找我说要滑雪”。他表示,从国际冰雪运动发展来讲,本来就是大众运动,“主要是我们经济水平到了,消费水平到了,参与的人多了,就会很快发展。后冬奥时期的发展,的确是前途无量的。”

将带来1万亿经济效益

“北京冬奥会激活中国冰雪经济,”朱承翼直言,冬奥会是一项全球性的大规模体育盛会,具有极强的奥运经济效应。

目前,中国是全球唯一快速增长的滑雪市场。根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数据显示,在2020 年—2021 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超过 3900 亿元。预计到 " 十四五 " 规划末期的 2025 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 5 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 1.1 万亿元。

朱承翼说,“冰雪产业发展各个方面起步存在着市场不够大的问题,这次冬奥会举行,很多观众包括我的朋友跟我交流,他们很多人原来不了解冰雪运动这么发展、这么可爱、这么吸引人,非常喜欢。”

事实也正是如此,今年北京各大雪场异常爆满,连售卖学具、雪服的店铺都已经出现断码、断货的情况,北四环迪卡侬运动超市的学具区域,曾一度售空,整个雪鞋货柜只剩下一双40码女鞋。

另据《冰雪运动消费报告》显示,2022年春节期间,冰雪运动相关品类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35%。其中,冰雪器材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07%,冰雪运动服装成交金额同比增长99%,冰雪运动护具成交金额同比增长41%。

中国制造有哪些新商机?

“冰雪产业在冬奥会之后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朱承翼看来,冬奥会以及后冬奥会带动的冰雪运动热潮,将促进滑雪场地、冰雪用具服装、教育培训、赛事以及冰雪旅游业五大行业的发展。

北京冬奥会在开幕前、举办中以及后冬奥时代的整个冬奥周期都带来和创造出相应的“冬奥经济效应”。冬奥会激活了中国的冰雪经济,让冰雪运动不仅成为一项体育运动,更成为了一个现代产业。

冰雪运动热潮首先带动的就是雪场的发展,首先是场地,2015年以前,中国雪场不超过100家,冰场也不超过100家,截止到2021年10月,我国建造、投资了有650多个冰场,雪场将近800家左右。

朱承翼表示,这样的数字还不够,在国家规划中,雪场总数将会达到1000多座,冰场也要相应增加,还持续不断地发展。

冰雪竞技体育、市场和产业快速发展扩张,群众基础日益雄厚、资本持续涌入,种种趋势对于国内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而言都是不可错过的发展机遇。“目前冰雪设备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特别是国内的设备。今后大发展,我们直接参与的人多了,无论是场地、设备、培训以及竞赛的活动还有设备,应该说还是需要大大发展的。”

朱承翼还谈到,冰雪运动的培训现在发展迅猛,特别是青少年的培训。但是截至目前,培训人数还不够,冰雪教练员的发展也还不够,雪场教练经常供不应求。培训的事业要发展,要大大地促进青少年和更多人群去参与这项运动,所以今后培训产业的发展也将会非常迅猛。

竞赛方面,朱承翼认为,现在大众冰雪的竞赛虽然每年有大众冰雪季,但满足不了冰雪运动开展的需要,特别是高水平的品牌竞赛不足,这也是需要挖掘、发展的。

冰雪大型设备方面,目前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通过自主创新提升冰雪产业“含金量”,致力于打响中国制造品牌。比如雪蜡车、雪车等高端冰雪设备,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形成了一批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创产品。

“开始国产化了,但是市场缺口比较大!现在800多个雪场,真正拥有很多造雪车的雪场不多,但造雪车供应比较少。随着供应量增大,肯定市场就大,而且价格也会降下来。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朱承翼表示,很快有些企业的造雪车研制并且准备生产,批量生产后,价格也会下来。

朱承翼认为,冰雪运动这些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从2015年申冬奥成功之后,国家号召3亿人参与冰雪,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

往期回顾: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十期: 

第十一期: 

第十二期: 

第十三期: 

顶: 816踩: 71